x
文明我国行丨昌江“铁城”故事
来源:ob平台    发布时间:2025-03-04 08:30:18

  是来一场公路游,在疾驰中感触与自在同行的痛快,仍是到海滨卸下疲怠,在波浪拍岸中赏海天一色?

  日前,由昌江黎族自治县政府主办的2024年“矿山行”步行爬山大会活动在该县石碌铁矿国家矿山公园举行。来自省表里近200名户外运动爱好者一同“打卡”矿山公园,他们用脚步测量“铁城”,感触石碌铁矿在前史长河中沉积出的共同魅力。

  从开始的手艺挖掘到现代化的机械化作业,“石碌铁矿”宛如一部厚重的前史长卷,慢慢铺展着多代矿工人的血汗回忆,见证海南矿业的沧桑剧变。

  石碌火车站内,旧式火车(绿色)和新式火车(赤色)跨过时空的前史“接见会面”。

  石碌铁矿坐落昌江石碌镇石碌河南岸、金牛岭山麓,是我国铁矿石的重要基地之一,累计探明总储量约4.66亿吨。这儿不只有丰厚的铁、钴、铜资源,还有镍、硫、铝、金等多种矿藏资源,因铁矿档次高著称,储量约占全国富铁矿储量的71%,均匀档次51.2%,最高达69%,因此石碌铁矿素有“亚洲榜首富铁矿”“宝岛明珠,国家瑰宝”等美誉。

  “从前露天挖掘年代,资源很丰厚,在矿山上用脚踢开地皮都能看到矿石。”海南石碌铁矿矿山公园开发有限公司开发部部长李新说。

  据考可追溯到清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有人在当地发现了孔雀石类型的铜矿,称作“石绿”,该地因此得名“石绿岭”,后因“绿”也有lù的读音,故改称“石碌岭”。

  关于石碌铁矿的挖掘,明朝晚期就已萌发。到了清乾隆年间,全国矿业坚持兴隆气势,在其时的石碌岭上,民众私采金、铁、铜矿等非法行为日渐猖狂,且滋生出不少民事纠纷,引起各级官府分外的注重。终究,官方勒令禁止开挖,并在石碌岭下西北侧的水头村村头立下“禁采碑”。尽管10多年后的嘉庆初年又出现了商采,但没过多久便又进入停采期。

  洋务运动时期,采矿之风重燃。《清朝文献通考》等史料记载,光绪十二年(1886年),“据香山县人张廷钧的查询,以为石碌铜矿质地优秀,每百斤可炼出铜十余斤至二十斤,奏请革除山税以助开发”。由实业家张廷钧兴办的商股采矿,得到了洋务运动首领之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的同意和3年免税的全力支持。彼时的张之洞重视海南开发,他还曾奏请树立海南行省。此外,因为使用了近代先进的技能和设备,其时的采矿规划较大,昌盛一时。

  民国时期,勘测作业打开。1934年,广东省建造厅会同琼崖实业局曾对石碌铜矿进行勘探。1941年,方干谦和绥靖公署委员陈泽光、琼崖实业局局长朱赤霓等6人组成探矿队,对昌江、感城、儋县、琼东、定安、陵水、乐会等县和五指山水满峒等地进行金、银、铜、锡、硫磺、石灰岩、石墨等矿藏查询共16处,并编著《查询琼崖矿藏报告书》。

  1939年2月,日军侵吞海南岛,狼子野心的日本侵略者进行大规划的掠取挖掘,还曾制订出三期的掠取方案。直至1950年5月海南岛解放,石碌铁矿历经日军和反动派的多年蹂躏后已千疮百孔。

  据史料记载,为了掠取海南矿藏资源,日军先后从上海、广州、香港、澳门、汕头、厦门等地抓来大批劳工共68批、2.5万余人,加上海南劳工共4万余人,将他们分在矿山、电站、码头和铁路等地做苦工,严酷的生存条件致使3万多名矿工惨死。1945年日本屈服时,这些劳工仅存5800多人。在此期间难免有许多痛苦血泪史——强征自上海的约3000名难民劳工到日本战胜仅剩300余人;大部分幸存的“香港苦力”停留海南岛,终老异乡;被强征的海南劳工亦出现很多死伤……

  “咱们在矿山公园里竖起了一座遇难矿工留念碑,用来留念这些从前为石碌铁矿支付的工人。”李新介绍。

  1945年8月,日本战胜屈服,石碌铁矿由资源委员会接收。把日本侵吞时期幸存的5000多工人斥逐大部分,小部分被抓去从戎,只留下田独铁矿600多人,石碌铁矿320多人进行所谓的停产保管。1946年9月,2次强台风突击石碌、八所区域,导致很多设备坍毁,多处路基、涵洞、桥墩、水渠堤岸被山洪冲垮,机组无法发电。直到1950年溃逃的6年时间里,出产作业一向未康复,当地可谓生灵涂炭。特别是1949年8月,行将溃败,矿警队与官商串通一气,偷盗库房物资,窃卸机器设备,并用牛车运往各地贩卖。

  1950年5月,海南岛成功解放,当年6月,军管会接收石碌铁矿和田独铁矿;1952年冬,中心决议开发海南石碌矿山资源,进行了矿山康复出产的筹备作业;1957年7月,海南石碌铁矿康复出产。经过康复建造工程、建造工程、扩建工程等三期工程建造(1956年—1985年),石碌铁矿到达年产460万吨原矿出产规划。

  经过多年的挖掘,石碌铁矿的露天铁矿资源趋于干涸,的山体布满“伤痕”。2011年,昌江被国务院列入全国第三批“资源干涸城市”。

  “露天挖掘完毕后,山上建起了三口专门针对地下挖掘的提高井。现在,地下挖掘现已挖到550米左右。”李新介绍道。

  假如问矿山应该是什么色彩?或许从前的答案是“黑灰色”。但是现在,在石碌铁矿,这样的一个问题的答案是:绿色。

  近年来,昌江积极探究矿山生态修正新模式,快速推动矿山归纳整治和生态修正作业。在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昌江经过探究施行“生态修正+抛弃资源使用+工业交融”的矿山生态修正新模式,让县域内多座旧日的老旧矿山脱下“旧黑衣”,披上“绿色新衣”。

  “2018年我来这儿的时分还能看到不少显着的挖矿痕迹,现在根本都复绿变成‘青山’了。”李新的口气中充满着欣喜。

  现在,石碌铁矿几百名矿工转型为花草工,参加矿山复绿。从2018年至今,石碌铁矿完结复垦美化面积已有上千亩,人工栽树超130万棵。

  “复绿不但是生态维护的需求,也是作业安全的要求。咱们每年都要评比省级、国家级‘绿色矿山’,达不到规范矿山或许会被关停。”海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石碌铁矿分公司总经理助理林旭升说。

  除了复绿的生态修正作业,石碌铁矿也朝着文旅开展的方向跨步。2024年新年期间,承载着昌江矿山前史回忆的矿业饱览园正式对外开放。该园区以日军侵吞时期所建的石碌火车站矿仓为布景,会集陈设不同时期的采矿设备,出现石碌铁矿的开展痕迹。现在,园区周边区域还在开建多个修建。

  “这边是做招待中心,那儿再做一个博物馆,前面那片要做大型停车场。”李新指着饱览园外的施工现场说。

  石碌铁矿具有得天独厚的地质科普资源,其地质条件与国表里同类地质遗址比较具有共同性和稀缺性。得益于此,海南石碌国家地质公园项目建造正在有序推动。

  矿业饱览园周围施工现场的铲土机再接再励,每一铲土的翻动,每一声机器的轰鸣,似乎是对过往年月情深的回响。

  现在,在昌江的矿山,从前的土地和扬尘逐步消失,放眼望去尽是漫山绿意带来的生气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