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明明国外发现那么多稀土了为何却是我国禁稀土出口发威的时候
来源:ob平台    发布时间:2025-04-11 08:31:44

  据彭博社报道,土耳其正致力于与中国合作,共同开采稀土元素的矿藏。要知道,早在2022年,土耳其官方宣布发现6.94亿吨稀土,可为全球用1000年。当时该消息在国内也是引起一片哗然,质疑声不绝于耳。

  不过,现在全球出现个奇怪的现象是,昨天喊绿地有6亿吨稀土资源,今天喊土耳其有可供全球100年使用的稀土。问题是:你倒是开采啊?你倒是精炼啊?你倒是提取啊!看来伴随着中国对稀土出口的管制,某些国家库存稀土已经用的差不多了,也就是说东大限制稀土出口的威力开始慢慢地显现了这里估计很多人可能都不太理解,明明国外发现那么多的稀土资源了,为什么我会说这会儿才是我国限制稀土初级制品出口发威的时候?因为多数人只看到有稀土矿,并不懂得想要有稀土用就要涉及到三个问题:开采、精炼和冶炼提取。接下来我逐个做下分析:

  1、开采。先说最近比较火的格林兰岛,稀土高丰度但资源相对很分散,看似几亿吨资源,其实具备开采价值的可能就1亿吨左右,而且多在山区。我记得没错的话,格林兰是峡湾地貌吧?在峡湾地貌的山区开山铺路进矿区,难度应该不比318青藏段低吧?当年我们青藏公路造了几年?

  土耳其目前没查到具体矿产信息,但是有人说土耳其属于分布广丰度低,但总体资源量大。这不就跟咱们国内铁矿的局面一样吗,国土资源调查出来的铁矿,几乎全国三分之二的地区都有,但是丰度不高,品位不高,开采成本高,不如直接进口澳大利亚和巴西铁矿划算,这不就一个道理么

  2、精炼。换个说法就是提升原始稀土矿中稀土元素丰度,这在稀土冶炼行业中是第一道难关。无论你有什么办法去提升稀土元素丰度,但伴随的一定是大量的废渣。从逻辑上来说,提升稀土矿中稀土元素丰度,要做的就是去除杂质,杂质去除的越多,剩下的矿石中稀土元素丰度就越高。而稀土矿大多数都是伴生矿,伴生的可能是铝矿,也可能是钾,铀,钍,锡等。于是,我换个角度来说,冶炼提取完这些主矿之后剩下的矿渣,不就自然而然的提升了稀土元素的丰度了吗?

  看似简单,实际上,除了中国,玩这样的形式的精炼,谁都很难做到。稀土的自然富集实在太低了。以前我看到过说法,是每生产1公斤稀土盐(稀土元素半成品),工业链上就要有数十吨铀、钍,数千吨锡,上万吨铝产出。而这些产出,要能在市场上消化掉才能大大降低稀土生产所带来的成本,甚至可以说,一家稀土精炼厂,其稀土精炼矿的产出就不能成为这个厂的主要收入来源了,只能作为副产品产出。

  3、提取生产。在过去,我国其实稀土出口相当一部分是富集精炼后的稀土矿,自行提取生产因没有技术,几乎没几家企业搞。也就是说,稀土矿产部分,才是真正的原料出口型经济。但是这么多年冶炼行业发展下来,提取和分离稀土金属已不再是难点,而且产能也是飞速提高。重点是,我国是全产业链国家,不一定每行每业都国际顶尖,但也起码是解决有无问题了。于是提取和分离的稀有金属,即使国家限制出口,国内产业也能一口气吞下,成为内需资源,至于出口创汇,这不是有各种产品出口吗,国家限制的是稀土金属矿和稀土金属原料,可没限制含稀土元素的产品出口了。

  后来镓限制出口的套路,几乎就是照搬了稀土这招。只不过镓属于新兴材料,近二十年才开始崭露头角,而稀土是传统稀有原料,过去几十年我国出口稀土矿硬生生从稀土储量占全球九成卖到现在只占全球储量七成,各国都储备了不少稀土矿供自己消耗,因此限制稀土原料出口导致的后效,反而比限制镓来的更晚。

  但是国家这招限制出口,打击的并不是全球经济市场啊,它打击的是其他几个国家一些无法在他国进行的生产活动,比如军用目的,或没办法交中国生产的特殊行业,但是这方面的稀土和镓、锗的用量,还不足以左右全球市场价格。

  其次,无论是稀土还是镓、锗,我们都掌握了绝对主动权,国内生产链足够消化国内的矿产,因此投入海外的是产品而不是原料,没道理我们主动涨价,推高国内公司制作成本吧?

  实质上,他国买不到原料只能买到产品,我们实际上已经对这方面形成了垄断,但是这并不违反WTO贸易准则,一句话就能堵死一些国家的口吻:我国是全产业链国家,我国自产原料连我国自己的生产企业都不够用的,每年还要进口原料,我们不再出口原料这很符合国际市场规则和供需规律。

  可以说,现在全球稀土元素遍地都是,但是它不是你挖出来就可以直接用的。如果连这个都不知道,那就会搞不懂逻辑了。举个例子,大家都知道芯片主要原材料是单晶硅。硅元素地球上到处都是,那么为什么美国可以卡中国芯片产业?是因为中国缺硅元素吗?

  所以,其实现在全球各国,都只能玩这种今天发现稀土大矿,明天发现富镓矿,来忽悠东大,试图让东大开放原料出口。但是吧,你这种套路都是千年前老祖宗玩剩下的,大家还是抱上半个西瓜,看东大咋玩他们呗。